浅谈从项目管理软件中看项目管理的三个原则两个思维两个工具

项目经理的能力中如何使用利用工具管理项目的能力,它能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,帮助 PMer 进行产品迭代的规划、各类资源的整合以及生产进度的把控。


项目经理需具备有效利用工具管理项目的能力,这一能力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它助力项目经理进行产品迭代的精细规划、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及生产进度的精准把控。在日常工作实践中,众多企业或团队倾向于借助协同软件来管理产品和项目。然而,在项目管理这一更为专业的领域内,项目经理们更普遍地选择采用进度猫软件来完成这一任务。


image.png


本文将从进度猫软件设计的独特视角出发,着重阐述产品经理在项目管理中所需的相关思想及其关联知识。至于进度猫软件的具体强大功能及其操作方式,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。


一、三个原则: 越快越好、SMART 原则、黄金三角原则

1.1 越快越好

在进度猫软件中,项目启动之初需建立项目信息,关键步骤之一是设置基线,包括项目开始日期及日程排定方式。日程排定有两种选择:基于项目开始日期或以项目完成日期为导向。

选择项目开始日期时,进度猫会提示尽早启动任务;反之,选择项目结束日期则鼓励延迟启动。值得注意的是,ALAP原则(尽可能晚开始)可能导致任务拖延。因此,项目管理中应遵循“越快越好”原则,以避免帕金森定律的影响。

产品迭代中,常采用“顺推法”安排研发进度,即根据实际研发能力推算。若推算完成时间早于计划截止日,则顺利推进;若超出,则需采取风险应对措施,如压缩关键路径上的任务工期,以满足计划要求。关于风险应对的具体策略,后文将详细讨论。

1.2 SMART 原则

基于任务基本项的设置,进度猫自动生成甘特图,为进度管理提供强大支持。其核心在于对目标任务的管理,与SMART原则不谋而合。SMART原则要求目标必须明确、可衡量、可实现、相关性强且具有明确期限。

在项目管理中,SMART原则同样适用:项目/任务需明确、可量化成果、可达成、相互关联且有时间限制。进度猫通过前置任务设置,有效实践了任务间的关联性管理

image.png

依赖关系

总结来说,在产品/项目管理中为了更好的完成产品/项目最终目标,我们应该遵守第二原则——SMART 原则

1.3 黄金三角原则

进度猫不仅是一款出色的项目进度管理软件,还具备强大的资源管理和成本管理功能。

在进度管理中,任务分解与规划能明确项目范围和时间;而资源管理和成本管理则控制项目所需的人力、材料及工时成本。

使用进度猫时,可直观发现:

  • 任务增多,成本与时间随之增加。

  • 成本受限时,需缩短工期或削减任务。

  • 时间固定时,需增加成本或减少任务。

image.png


当进度猫状态列出现告警,如实际成本超支,可能需要推迟或取消任务以控制成本。然而,这一调整会影响整体计划目标。这体现了项目管理中的黄金三角形原则:范围、时间和成本三者紧密相连,任何一方的变动都会对其他两方产生影响。


要确保高质量完成产品/项目计划,必须平衡范围、时间和成本这三者。既要满足既定目标,又要符合项目的时间与成本要求。因此,遵循“黄金三角原则”至关重要


二、两个思维

2.1 基准思维

除了1.2节所述的使用误区,新手还常犯一个错误:即基础工作完成后直接启动项目,忽视了设置基线的重要步骤。这导致他们在更新进度时无法有效分析异常情况并采取控制措施,直至项目遭遇严重延期才意识到失败。因此,充分利用进度猫的“设置基线”功能至关重要。

image.png


基线即项目初期的基准线,用于保存任务分解、工期安排与资源分配情况。原则上,基线不应随意变更,变更需遵循严格的控制流程。

基线的作用在于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,偏差时提供明确的分析思路,防止风险失控。使用基线通常分四步:

  1. 设置基线:计划确定后,以此设置标准基线。

  2. 记录进度:每日记录实际进展,与基线对比。

  3. 分析偏差:偏差较大时,分析根本原因。

  4. 纠偏措施:明确原因后,采取针对性纠正措施,确保项目回归正轨。



项目实际与基准有偏差是常态,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基准思维规范、约束和纠正项目计划,确保项目成功。基准思维不仅限于项目管理,还可广泛应用于需求分析(设置需求基准,防止大范围偏差)、产品基准、测试基准等领域,以提高各环节的准确性和效率。


2.2 风险思维

基于基准思维分析偏差,可识别项目整体风险,并针对性制定应对方案。这要求我们具备风险思维,作为分析、规划和处理风险的有效工具。

虽然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流程(如PMI的)完善,但往往过于复杂,不适用于多数实际场景。产品/项目管理者更关心如何预防及纠正进度失控。


回顾1.1节,我们讨论了越慢开始越好原则可能带来的问题。为平衡缓冲时间与克服帕金森定律,可采用关键链法。此法要求任务遵循越快越好原则,同时在项目末端设置缓冲时间,以预防延期风险。

对于工期紧张的情况,即使遵循越快越好原则也可能超期,此时需考虑压缩工期。关键路径上的任务是压缩的重点,常用方法包括:

  • 减少任务:适当缩减或砍掉延期任务,纳入后期迭代。

  • 增加资源:合理增加人力,均摊工作量,协同加速。

  • 多方并行:允许原计划串行任务并行执行,减少等待时间。



本文强调的风险思维中,工期缓冲和工期压缩是两个核心概念,它们正是解决预防及纠正进度失控问题的关键所在


三、两个工具

3.1 甘特图

进度猫中,甘特图无疑是核心视图。它直观展示项目进度与时间关系,虽画法及元素非本文重点,但结合三原则(越快越好、黄金三角、基准思维)与两思维(风险思维、关键链法/工期压缩),能高效便捷地管理项目进度。


image.png


如,结合越快越好和SMART原则,甘特图能清晰展示任务间的先后顺序;而基于基准思维和风险思维,甘特图直观展现进度偏差,提升风险识别效率。甘特图不仅是进度猫的核心,也是项目进度管理的关键工具

3.2 关键路径

在日常产品/项目管理工作中,标注关键任务至关重要。进度猫通过突出显示功能便捷地展示关键任务路线,这在项目管理中称为关键路径。若某条任务路径延期,必将导致项目整体延期,此即关键路径的通俗理解。

image.png


结尾

本文即将结束,重申开篇观点:优秀的产品/项目管理者需兼具好工具与项目管理核心思想,即322法则——三个原则、两个思维和两个工具。本文摒弃冗长理论,从进度猫软件实例出发,结合真实案例揭示其设计背后的项目管理智慧,旨在使读者更易理解,并为新手提供实用工作思路。

#进度猫 发布于 2024年10月30日 阅读 1350